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二十大學習專題 | 戎毓春教授為電院師生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

二十大學習專題 | 戎毓春教授為電院師生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


(通訊員 趙彤璐)12月13日上午,電子工程學院黨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邀請陜西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顧問、省高校思政課專家組成員、陜西高校馬克思主義原理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戎毓春教授,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題為“高舉偉大旗幟、譜寫嶄新篇章”黨的二十大專題輔導報告,學院全體班子成員、“兩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和師生代表參加。會議由學院組織員辛莊主持。

戎毓春聚焦于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重大理論關切,從全面理解和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主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和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等七個方面,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前沿問題,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立意、豐富蘊涵和深遠影響以及“兩個確立”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

戎毓春結合學校實際,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安排部署,賦予教育新的戰略地位、歷史使命和發展格局。他提出,對于國內高校,要結合中國國情,認真思考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不能搞拿來主義,照抄照搬,不是簡單延續解放前辦學的母版,不是機械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版,不是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再版,也不是當今外國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應是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名副其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之版。

戎毓春提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政治優勢和傳家之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與特點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神形兼備,師生兼顧,內外兼修,德法兼治,軟硬兼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構“一大”(大思政)、“兩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和“三全”(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新格局。新時代高校教師要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要以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為基石;以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為核心;以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靈魂;以銳意進取、守正創新為動力,朝著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不斷奮進。

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戎毓春教授多年深耕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教學科研成果豐碩,本次專題報告理論聯系實際,以系統觀的角度深入闡釋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的創新突破,為進一步準確理解二十大精神拓寬了視野、夯實了基礎。他要求,學院班子成員和全體師生要繼續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對照黨中央對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部署找差距,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鄧鑒